唐朝地图详尽展现了大唐帝国辽阔的疆域版图,涵盖中原核心地带及西域、漠北、辽东等广大区域,精准标注了各道、府、州、县的行政划分,重要关隘、驿站、河流与山脉走向清晰可见,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与地理认知水平,是研究唐代历史地理、军事部署与交通网络的重要参考资料。
时间范围
全盛时期:唐高宗龙朔年间(663年前后),疆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一说1500万平方公里),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抵越南顺化,北包贝加尔湖。
四至边界
东:控制朝鲜半岛北部(设安东都护府),与新罗、日本隔海相望。
西:征服西突厥,设立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疆域西抵咸海及波斯边境(今伊朗东北部)。
南:统一岭南,设安南都护府(今越南河内),辖境包括今越南、老挝、柬埔寨北部。
北:击败东突厥,设立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疆域北至贝加尔湖、色楞格河一线。
核心区域
关内道:首都长安(今西安)所在,政治中心。
河南道、河北道:中原经济文化核心区。
河东道:太原为中心,军事重镇。
陇右道: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道。
道-州-县三级制
道:全国分10道(后增至15道),为监察区,非行政区。
州:地方行政单位,全国约300余州。
县:基层行政单位,全国约1500余县。
六大都护府(管理边疆民族地区)
都护府设立时间辖境
安西都护府640年管辖天山以南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西域地区(今新疆及中亚部分)。
北庭都护府702年管辖天山以北及巴尔喀什湖一带的西域地区(今新疆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
安东都护府668年管辖朝鲜半岛北部及辽东地区(今辽宁、吉林、朝鲜平壤以北)。
安北都护府647年管辖漠北蒙古高原及贝加尔湖地区(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
单于都护府663年管辖漠南蒙古高原(今内蒙古中部)。
安南都护府679年管辖岭南以南至越南顺化地区(今越南、老挝北部)。
初唐(618-683年)
统一全国,击败突厥、吐谷浑,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疆域西扩至中亚。
盛唐(684-755年)
全盛期疆域达1237万平方公里,设六大都护府,与阿拉伯帝国(大食)接壤于中亚。
中晚唐(756-907年)
安史之乱(755-763年)后,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地沦陷于吐蕃,疆域萎缩至约800万平方公里。
晚唐:通过“藩镇割据”维持统治,实际控制范围限于中原及江南地区。
历史地图网站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版):权威历史地理工具书,含唐朝各时期疆域图(在线版链接)。
全历史(Allhistory.com):提供交互式唐朝地图,可缩放查看都护府、州县分布。
地图窝(Dituwow.com):下载唐朝历史地图高清PNG/JPG格式。
学术资源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汇编·唐代卷》:收录唐代地理志、方志等原始文献。
《唐代交通图考》(严耕望著):详细考证唐代道路、驿站分布。
手机APP推荐
全历史:含唐朝时间轴、疆域变迁动画。
中国地图集:切换至“历史地图”模式,查看唐朝行政区划。
事件时间疆域变化
灭东突厥630年设立单于、安北都护府,控制蒙古高原。
灭西突厥657年设立安西都护府,疆域西扩至咸海。
安史之乱755-763年河西、陇右、安西、北庭沦陷于吐蕃,疆域大幅萎缩。
唐蕃会盟821年与吐蕃划界,确立青藏高原边界(今青海、西藏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