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地图全图高清是一款清晰展现海南岛地形地貌的实用地图工具,全面呈现海南的自然景观与地理特征,助你深入领略这片钟灵毓秀的热带宝地!欢迎感兴趣的用户下载体验!
一、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美誉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素有中国马尔代夫之称,是三亚开发最早、海南最好玩的海岛。
二、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和红塘湾之间的岬角上,总面积达16.4平方千米。
三、呀诺达热带雨林
呀诺达热带雨林,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道农场,是海南最大的热带雨林景区,拥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集热带雨林、峡谷奇观、流泉叠瀑、黎峒风情于一体,属于我国的5A级景区。
四、分界洲岛
分界洲岛,位于海南万宁与陵水黎族自治县交界处,是海南另一个著名的海岛,是度假的好去处。
五、南山文化旅游区
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三亚城区西南40公里处,是中国最南端的山。在这里聚集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于一体。
六、亚龙湾
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郊的一处优质热带海滨风景,是一生必去的度假旅游胜地,素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
海南岛地质构造形态在空间分布上,以各种不同的方向、形迹和性质的构造组合,形成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北西向构造等主要构造体系,成为陆地的主要构造格局,控制着岛陆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及晚近时期的山川地势的展布。
海南岛纵深地质构造表现为地幔隆起背景上的凹陷区,幔凹中心在琼中至乐东一带,幔凹深度为30多千米。由于岛内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差异,在地质构造、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
海南岩石有火成岩(岩浆岩)、水成岩(沉积岩)、变质岩3大类,遍布全省各地。
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0.48公顷。
植物资源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海南岛现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0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包括野生果树)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
动物资源
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南特有)。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水鹿、猕猴、云豹等亦很珍贵。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全省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2.57万公顷。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鱼类就有600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许多珍贵的海特产品种已在浅海养殖,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约2.5万多公顷,养殖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虾、贝、澡类等20多种。海南岛的淡水鱼(不包括溯河性的鱼)有15科57属72种。
白切文昌鸡——海南人的“无鸡不成宴”
作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以皮薄骨软、肉质鲜嫩著称。烹饪时仅用海盐和蒜瓣提鲜,白切后蘸上特制酱料(蒜泥、金桔汁、香菜),入口清甜滑嫩,完美诠释“大道至简”的美食哲学。传说文昌鸡因啄食榕树籽而肉质独特,连宋氏三姐妹都对其赞不绝口。
加积鸭——南洋风味的极致演绎
源自马来西亚的加积鸭,以肥而不腻、皮薄肉厚闻名。海南人偏爱白切做法,搭配酸辣金桔蘸料,既能解腻又激发鸭肉的鲜香。这道菜不仅是琼海的美食名片,更是南洋饮食文化在海南的缩影。
东山羊——山岭间的珍馐
万宁东山岭的东山羊,因常年攀岩食草而肉质紧实无膻味。无论是红焖的浓郁酱香,还是清汤的鲜甜原味,都让人回味无穷。清代《琼州府志》曾赞其“肥而多脂,味极美”,如今仍是海南宴席的压轴硬菜。
和乐蟹——蟹膏满溢的海洋馈赠
万宁和乐镇的锯缘青蟹,以蟹膏金黄饱满著称。清蒸后蘸海南特色“搵碟”(蒜蓉、青金桔汁),蟹肉的鲜甜与酸辣酱汁碰撞,堪称“海味天花板”。苏轼若尝过此味,怕是要为海南再赋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