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常熟市南部,行政区域面积70.24平方千米(2017年), [1]常住人口57789人(2017年), [2]辖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沙家浜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唐市、横泾两座古镇,复社先驱杨彝、藏书家毛晋定居于此,明清时期产生进士举人40人。抗战时期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以沙家浜革命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唱红大江南北,沙家浜因此闻名遐迩。

沙家浜大闸蟹:黄满膏肥,秋季最盛,可清蒸、醉制或搭配黄酒。
蕈油面:以虞山野生菌熬制,鲜香浓郁,是常熟特色早餐。
爊鸡:沙家浜特产,工艺复杂,肉质酥烂,下酒佳肴。
沙家浜菱角:壳薄肉厚,可生食或炖汤,被誉为“水乡人参”。

沙家浜镇境内土壤的成土母质以太湖湖相沉积物为主。土壤分布规律不甚明显,最佳地理分界线是低田与高平田的界线。一般低田、圩田高程在2.5米(吴淞标高,下同)左右的是青泥土、乌泥土等土壤,黏粒含量32.13%;—般高程在4米左右的是较为疏松的乌黄泥土土壤,黏粒含量23.64%。
据1982年土壤普查结果,全境有1个土类(水稻土),2个亚类(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6个土属(乌黄泥土、黄泥土、乌栅土、乌泥土、灰芦土、青泥土),10个土种(乌黄泥土、粉沙底乌黄泥土、乌泥底乌黄泥土、铁屑黄泥土、乌栅土、竖头乌栅土、夹沙乌栅土、乌泥土、灰芦心土、青泥土)、1个变种。其中乌黄泥土分布最广,质地以重壤为主,土壤养分含量丰富,保水保肥性能好,除北桥外各村均有分布。
芦苇荡风景区:华东最大生态湿地之一,可乘船穿梭芦苇迷宫,体验《沙家浜》故事场景。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新四军抗战文物,免费开放,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横泾老街:复原民国风貌,有茶馆、手工艺店,夜晚有沉浸式戏剧表演。
双莲水暖:湿地观鸟区,适合摄影和自然爱好者。
沙家浜镇水产品种类丰富,有鲢鱼、鲤鱼、白鱼、鳊鱼、青鱼、草鱼、鳜鱼、鲶鱼、黑鱼、鳗鱼、横钻、鳑鲏、窜条、郎季、赤眼鳟、塘鳢、河豚、泥鳅、黄鳝、甲鱼、乌龟、蟛蜞、河蟹、虾、蛙、蚌、蚬、螺、蟾等,其中河蟹、塘鳢肉质鲜美,较有名气。其他各类野生动物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等因素,种类逐渐减少。
境内水生植物有水藻、水花生、水葫芦、野菱、野菱白、芦苇等。其他植物有水稻、小麦、大麦、油菜及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杨树、柳树、榆树等树木,马攀草、葛婆藤、灰蓼头等各类野菜杂草。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车前草、益母草、蓬头、菖蒲、野菊花、金钱草、鱼腥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