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图,延边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汇聚了如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这样的国家5A级景区。该地图清晰细致,涵盖众多旅游景点,操作便捷,支持自由放大查看,助您轻松规划出行路线,畅游延边美景,立即体验吧。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 [71],吉林省辖自治州,首府延吉市 [1],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形格局呈现“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特征,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梯度,地处北半球中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总面积43318.4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6个县级市、2个县。 [81]截至2024年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常住人口188.62万人。
延边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有着众多艺术表演形式。
1.盘索里。一种朝鲜族说唱音乐形式,融音乐、文学、表演、叙事为一体。演唱形式通常为一人站立演唱,一人坐着击鼓伴奏,其唱法和表演有最前端的虚头歌“序唱”;歌词和音乐伴奏相呼应的“演唱”,包含根据说唱内容表演的动作“阿尼里”,鼓伴奏者的感叹“助兴声”等。
2.小调。一种在劳动和娱乐节庆活动中表演的说唱艺术,也叫作小曲、时调。最初的演唱形式是单人坐唱,唱者手持八角鼓伴奏,后来又增加了三弦伴奏,变为二人表演。
3.民谣。又称民歌。延边民谣历史悠远,内容形式颇多,各民族共性的有劳动歌、生活歌、爱情歌、仪式歌、儿歌等。朝鲜族民谣有“阿里郎”、“道拉吉”、“诺多尔江边”等,满族民谣有“抬木歌”、“拉大网”、“喜歌”、“摇篮曲”等。
4.民乐。朝鲜族器乐曲中最具特色的属洞箫音乐和伽倻琴音乐、农乐长短演奏等,满族的八角鼓则具有东北地方传统音乐韵味,其中,农乐唱段表演、伽倻琴演奏、洞箫演奏、八角鼓演奏、奚琴演奏、唢呐演奏等具有一定代表性。
5.农乐舞。一种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包含了祈求丰年、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分为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表演人员一般由29人组成。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其中,象帽舞以传统农乐游戏中的各种甩象帽技巧为基本表演手段,普遍采用“平甩”、“左右甩”、“旋甩”、“飞甩”、“穿圈技法”、“三彩带齐甩法”等技巧,舞姿活泼优雅,节奏欢快明畅,演技最为多样,艺术价值最高。
6.长鼓舞。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脱胎于传统的“农乐舞”。长鼓舞表演者一手空掌击鼓,一手持棒击鼓,速度由慢到快,鼓点由简到繁,舞者边击边舞、急速转圈,使舞蹈充满热烈欢快的气氛,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表演方式。
7.鹤舞。朝鲜族民俗舞中唯一模仿鸟类的特殊舞蹈形式,演员戴着鹤形状面具,通过模拟鹤的动作,如搭颈、啄鱼和摆臂等,呈现朴素、柔和、舒展的特征,形象地表现了朝鲜族崇敬仙鹤的精神信仰和对善与美的追求。
8.扇子舞。延边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动作名目繁多,千姿百态,将扇子和裙摆的动律有机地融为一体,打造出华丽典雅的民俗舞蹈。
9.刀舞。表演者手持折半的刀、伴着铿锵节拍表演的特有的女性舞蹈。传统刀舞有独舞、群舞、广场舞等多种形式,表现了各族人民果敢坚毅、内柔外刚的精神品质。
10.顶水舞。源于朝鲜族妇女头顶水罐,而体态和行动依然不失端庄优雅的生活形象,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勤劳勇敢和智慧。顶水舞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民间游戏活动中的技巧表演或运动会上的竞技节目。
11.扁鼓舞。扁鼓原为朝鲜族传统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给人以欢快、热烈而跃动的情绪感受。
12.剑舞。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
延边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114种,包括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67种、水气矿产2种。其中,查明资源量的矿种88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68种;列入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68种,上表矿区287个,是吉林省重要金属、非金属矿产富集区之一。能源矿产主要为煤,金属矿产主要为铁、铜、铅、锌、钨、钼、金等,非金属矿产主要为红柱石、橄榄石宝石、伊利石黏土、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花岗岩和建筑用安山岩等,水气矿产主要是矿泉水。重要矿产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煤主要分布在珲春市及图们市,珲春市的煤炭资源量占全州总量的80%以上;油页岩集中分布在汪清县;铁主要分布在敦化市、和龙市,其中敦化市塔东铁矿及和龙市官地铁矿、鸡南铁矿的铁资源量约占全州总量的80%;金、铜主要分布在珲春市、安图县、汪清县和龙井市;铅、锌集中分布在龙井市;钼主要分布在敦化市、安图县;矿泉水、伊利石黏土主要分布在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