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图高清版大图完整呈现山西全境,涵盖行政区域图、区划简图、交通地图等多种类型,图像清晰细腻,支持任意放大查看,是计划前往山西旅游或了解山西地理信息用户的理想选择,欢迎喜爱山西的朋友及时下载使用!
山西,简称“晋”,是中国华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省会为太原。地处华北西部,东接河北,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南邻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4°34′至40°44′,东经110°14′至114°33′之间,全省总面积约为15.67万平方公里,地形多样,文化底蕴深厚。
全省地势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平行四边形格局,主体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貌类型丰富,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中山区面积占比超过八成,达80.1%。山西横跨黄河与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多属自产外流型,水资源分布具有典型内陆特征。气候方面,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
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设有11个地级市,下辖26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80个县,常住人口约3729.22万人。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7026.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贡献824.72亿元,第二产业为7453.09亿元,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8748.87亿元,人均GDP为45724元,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整体特征:山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也有分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整体呈一个向西南倾斜的簸箕状。
主要山脉:东部有太行山脉,它是山西与河北的界山,山势雄伟,有许多著名的山峰和关隘;西部是吕梁山脉,山脉绵延,森林资源丰富,是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主要盆地:中部有一系列断陷盆地,从北到南依次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这些盆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山西重要的农业产区和人口密集区。
铁路:山西是中国的铁路大省之一,有多条重要的铁路干线穿过。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在山西东部边缘经过,大秦铁路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石太铁路、太焦铁路、南同蒲铁路、北同蒲铁路等构成了山西铁路网的基本框架,连接了省内各个主要城市和地区。
公路:公路交通十分发达,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二广高速、京昆高速、青银高速等多条国家高速公路在山西境内穿过,实现了省内各城市之间以及与周边省份的快速连接。此外,还有众多的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航空:山西有多个民用机场,如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大同云冈机场、运城关公机场、长治王村机场等。这些机场开通了国内多条航线,部分机场还开通了国际航线,为山西与国内外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利的空中交通条件。
自然景观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峰顶平坦如台,故而得名。这里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有众多的寺庙和佛教文化遗迹。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它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处,黄河在此奔腾咆哮,形成了一道壮观的瀑布景观。每当汛期来临,瀑布水量增大,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人文景观
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如城墙、街道、店铺、民居等,展现了古代城市的布局和风貌。古城内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和文化景点,如日升昌票号博物馆、县衙博物馆等,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金融文化和官制文化。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现存主要洞窟51个,造像51000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石窟中的佛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坐落于全省地理中心位置。其古称“晋阳”,别称“并州”,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公元前497年,赵简子修建晋阳城,开启了这座城市超过两千五百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6959平方公里,现辖6个区、3个县和1个县级市,分别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以及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和古交市。
大同市地处山西最北端,是连接华北与西北的重要门户。境内拥有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以其宏伟的佛教雕刻艺术闻名于世,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大同九龙壁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壁建筑,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全市总面积14176平方公里,现设4个区、6个县:新荣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以及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
朔州市位于山西西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已有千年历史,堪称建筑奇迹。崇福寺则集中展现了金代寺庙建筑的高超技艺。边塞文化在此地影响深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貌。全市总面积10662平方公里,下辖2区3县1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和怀仁市。
忻州市地处山西北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认定为“文化景观遗产”。这里集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于一体,是重要的朝圣与旅游目的地。全市总面积达25180平方公里,为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辖1个区、12个县和1个县级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和原平市。
阳泉市位于山西中部偏东,紧邻河北省。这里是古代军事要地,娘子关素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曾为唐代平阳公主驻守之地,历史悠久。此外,冠山书院、石评梅故居、中山国古长城等人文景观也颇具代表性。全市总面积4451平方公里,现辖3个区和2个县:城区、矿区、郊区,以及平定县和盂县。
晋中市地处山西中东部,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坐落于此,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城池格局与建筑风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晋商宅院群落,展现了昔日商帮的辉煌。平遥双林寺则以精美绝伦的彩塑艺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博物馆”。全市总面积16408平方公里,下辖2区8县1市:榆次区、太谷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和介休市。
吕梁市位于山西中西部,黄河东岸,是革命老区之一。这片土地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如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北宋名将狄青、清代清官典范于成龙、直言敢谏的孙家淦,以及英勇就义的刘胡兰烈士。全市总面积21143平方公里,现设1个区、10个县、2个县级市: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和汾阳市。
晋城市位于山西最南端,与河南接壤,自古为交通要道。境内现存大量古代文化遗址,共有63处古迹和66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尤为珍贵的是,保存完好的宋金时期木构建筑多达46处,是中国北方罕见的古代建筑宝库。全市总面积9484平方公里,辖1区4县1市: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和高平市。
长治市地处山西东南部,太行山腹地。这里是中华上古神话的重要发源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传说均源于此,因此被誉为“中国神话之乡”。全市总面积13864平方公里,现设4个区、8个县: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以及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和沁源县。
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部,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0万年前的“丁村人”在此繁衍生息,五千年前的尧都遗址见证中华文明起源,明代大槐树移民更让无数华人寻根问祖于此。此外,元代以前的地面文物数量占全省总量的三成,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全市总面积20589平方公里,下辖1区14县2市: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和霍州市。
运城市位于山西最西南端,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是关公故里,忠义文化的象征地。闻喜裴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曾诞生59位宰相和59位大将军,素有“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4106平方公里,现辖1区10县2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和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