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便捷的通道,是亚欧黄金通道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境内47个民族长期聚居,共同孕育了集草原游牧、民族民俗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
位置:地处新疆西北部,总面积267,353平方千米,国界线长达2019千米,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行政区划:下辖2个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11个直属县市,首府为伊宁市,州政府驻伊宁市斯大林街60号。
得名由来:伊犁得名于伊犁河,最早见于《汉书》,清乾隆年间定名,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
历史发展:新石器时代已有早期居民活动,西汉时期为乌孙国属地,唐代设金山都护府管理,清代设立伊犁将军驻扎,1954年成立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
人口:截至2024年1月,总人口284.84万人。
民族:境内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47个民族,共同孕育了集草原游牧、民族民俗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
地貌: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沙漠等4个类型,以“三山两盆两谷”为主要地貌单元。
气候:属于寒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8摄氏度、降水量365.5毫米、无霜期112-177天、日照时数2776.3小时。
水资源:伊犁河流域地表水年径流量171亿立方米,约占全疆水资源量的20%,水源涵养区面积占全疆的38%。
矿产资源:已探明矿产9大类63种,煤、铁、金、铀、石灰岩储量均居新疆前列。
生物资源:有363种野生动物、2000多种高等野生植物,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
农业:是新疆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林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伊犁马、新疆褐牛培育基地。
工业:形成了以煤炭煤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电力为主的主导产业。
经济数据: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0.38亿元,比上年增长6.0%。
自然景观:拥有著名的那拉提、喀拉峻、唐布拉等草原风光,以及伊犁河风景旅游区等。
人文景观:有闻名遐迩的八卦名城特克斯、伊犁将军府等历史文化景点。
旅游数据:全州成功申报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29个。
航空:伊宁机场直飞国内主要城市。
铁路:伊宁火车站连接乌鲁木齐及疆内其他城市。
公路:G218、G3012等国道贯穿全境,独库公路、伊昭公路为热门自驾路线。
民俗文化:境内47个民族长期聚居,共同孕育了集草原游牧、民族民俗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
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中哈知名画家走进伊犁文化交流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