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处晋蒙交界,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之地,拥有4.5万年的“峙峪文化”遗存。作为长城与茶马古道的交汇点,其历史可追溯至秦代马邑城,现为山西省重要能源基地与边塞旅游城市。
朔州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别称朔、马邑,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干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0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全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40]截至2024年末,朔州市常住人口156.78万。

应县凉粉:土豆淀粉制成,搭配豆腐干碎、辣椒油,酸辣滑嫩,被誉为“应县双绝”之一。
右玉熏鸡:柏木熏烤,肉质细嫩带烟熏香,省级非遗美食。
怀仁糖干炉:千年历史的空心酥饼,外皮酥香,内馅焦糖化,寓意“虚心纳福”。
怀仁盐煎羊肉:仅用盐和花椒干煎,保留羊肉原味,体现晋北“大味至简”的烹饪哲学。

朔州市整体是黄土覆盖的山地形高原,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过渡性质明显。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干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呈倒V字结构。全市地貌划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个单元。山地面积为281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6.5%;丘陵面积364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3%;平原面积41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9.2%。
朔州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是洪涛山山脉,主峰大贝山海拔1947米;西南是管涔山山脉,主峰黑驼山海拔2147米;东南为恒山山脉,呈东北一西南向展布,主峰馒头山海拔2426米(为全市最高峰)。朔州盆地区属大同盆地,为一东北一西南向的长条状的半封闭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平行于桑干河谷的地面坡度为1/800—1/1000,垂直于桑干河谷方向的地面由近山1/200逐渐减缓至1/1200,盆地最宽处48.5千米。盆地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低点桑干河出界处(大同吉家庄一带)高程为970米。山区和盆地的相对高差约1000米左右。境内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峰有140多座。
应县木塔:世界现存最古老木构建筑,辽代建造,与释迦塔并称“朔州双绝”。
崇福寺:辽金时期佛寺,以“金代五绝”(匾额、塑像、壁画等)闻名,减柱建筑为国内孤例。
朔州老城:始建于秦代马邑,现存文昌阁、文庙等,展现“马邑文化”与边塞军事历史。
杀虎口:长城与茶马古道交汇处,见证晋商辉煌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