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部,以“避暑之都”闻名,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元民族文化。全市总面积8043.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0.25万,包含汉、苗、布依等56个民族,其中苗族和布依族为世居主体民族。
贵阳市(Guiyang City),简称“筑”,别称林城、筑城, [24]贵州省下辖地级市、省会、Ⅰ型大城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遵义市和毕节市接壤,东部及南部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相邻,西南部与安顺市毗连,总面积8043平方千米。 [7]截至2024年1月,贵阳市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13]贵阳市方言是川黔方言。 [48]截至2024年末,贵阳市常住人口为660.25万人。

肠旺面:猪血、鸭蛋面配红油汤底,推荐南门口和周记老店。
酸汤鱼:苗族特色,酸辣开胃,搭配木姜子风味独特。
丝娃娃:素春卷配酸汤,夜市常见小吃。
青岩猪脚:卤制六小时,皮糯肉烂,古镇必尝。
花溪牛肉粉:黄牛骨熬汤,酸莲花白提味。

贵阳地处云贵高原黔中山原丘陵中部,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140]平均海拔1100米 [120]。最高峰在水田镇和庙窝的顶部,海拔1659米,最低点在南明河出口,海拔880米,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100~200米。贵阳市地形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区面积占421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2%,丘陵区为284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5%,坝地为9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约1.2%的山谷和其他地貌。
贵阳市在地貌上属黔中丘陵盆地区。此区大致在大娄山以南,苗岭以北,武陵山以西,老岭山地以东,处在中国地势三大阶梯的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上,并且处在贵州大斜坡的第二梯级上。
贵阳市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5.03%。各区县市喀斯特出露面积占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均高于全省的61.92%,高于中国其他省会城市。 [7]
贵阳市位于长江与珠江两大流域分水岭地带,分水岭为苗岭。苗岭横亘于贵阳市境的中南部,在花溪公园南约3千米的南北向喀斯特宽谷中,苗岭以低洼的地形横穿该喀斯特宽谷而过,形成无岭而分水的奇特地貌现象。
苗族:最大少数民族,以银饰和刺绣闻名。
布依族:传统吊脚楼建筑,擅长蜡染工艺。
土家族:能歌善舞,特色民居为吊脚楼。
其他民族:侗族、彝族等共56个民族和谐共居
甲秀楼:明代地标,南明河畔赏夜景。
黔灵山公园:市区生态公园,野生猕猴群活跃。
青岩古镇:600年历史,背街石板巷与卤猪脚。
花溪公园:湖光山色,天河潭溶洞奇观。
北天主教堂:中西合璧建筑,历史与宗教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