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简称甘或陇,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古丝绸之路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是中华文明和中医药学发祥地之一。
1. 行政区划
地级市(14个):兰州(省会)、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酒泉、庆阳、定西、陇南、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县级单位:含86个县、1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地图中通常以不同颜色区分地级市边界,并标注少数民族自治县(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 交通网络
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G30连霍高速(兰州-酒泉-星星峡)、G6京藏高速(兰州-白银-银川)、G7京新高速(酒泉-哈密)。
省级高速:S14陇渭高速(陇西-渭源)、S17阿永高速(阿克塞-永昌),连接偏远牧区。
铁路:
干线铁路:兰新高铁(兰州-乌鲁木齐)、陇海铁路(兰州-西安)、兰渝铁路(兰州-重庆)。
特色铁路:敦煌铁路(柳沟-敦煌)、嘉镜铁路(嘉峪关-镜铁山矿区),地图中标注旅游专列时刻表。
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1/T2/T3航站楼)、敦煌莫高国际机场、嘉峪关酒泉机场,地图中标注航线覆盖城市及国际航班(如兰州-迪拜)。
3. 自然地理
山脉:祁连山(青藏高原北缘)、乌鞘岭(河西走廊东端)、岷山(甘南藏区)。
河流:黄河(兰州段)、黑河(张掖)、疏勒河(敦煌),地图中标注水利枢纽(如刘家峡水库)。
地形:河西走廊(狭长平原)、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地图中通过分层设色区分海拔(绿色为低地,棕色为高原)。
沙漠/戈壁:巴丹吉林沙漠(酒泉)、腾格里沙漠(武威)、河西走廊北侧戈壁带,地图中以浅黄色标示。
4. 历史文化景点
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天水)、长城(甘肃段,含嘉峪关、锁阳城)。
国家5A级景区:张掖七彩丹霞、平凉崆峒山、临夏炳灵寺石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
古丝绸之路遗址:悬泉置遗址(瓜州)、锁阳城遗址(酒泉)、玉门关遗址(敦煌)。
民族风情:拉卜楞寺(甘南藏区)、郎木寺(川甘交界)、临夏八坊十三巷(回族聚居区)。
1. 旅游规划
自驾路线:
河西走廊经典线:兰州-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丹霞)-酒泉(西汉酒泉胜迹)-敦煌(莫高窟、鸣沙山,7天)。
甘南藏区环线:兰州-临夏(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扎尕那(迭部,5天)。
陇东南文化线: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庆阳(北石窟寺,4天)。
徒步路线: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地图标注探险步道及救援点。
扎尕那徒步线:需等高线地图辅助规划,标注藏寨补给站。
2. 城市导航
兰州市:
核心区域:城关区(张掖路步行街)、七里河区(兰州西站)、安宁区(甘肃政法大学)。
地铁线路:1号线(陈官营-东岗),地图中标注黄河风情线站点(如西关什字、省政府)。
敦煌市:
景区分布:莫高窟(距市区25公里)、鸣沙山月牙泉(市区南侧),地图中显示景区专线公交路线。
夜市位置:沙洲夜市(反弹琵琶雕塑周边),标注特色小吃摊位分布。
3. 户外探险
祁连山:七一冰川(嘉峪关)、透明梦柯冰川(酒泉),地图需标注登山营地和气象站电话。
巴丹吉林沙漠:高耸沙丘(必鲁图峰)、湖泊群(粉红湖),建议使用卫星地图规划越野路线。
黄河石林:白银市景泰县,地图标注驴车游览路线及饮马沟入口。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2023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465.48万人。
甘肃省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甘肃历史代表文化为“河陇文化”。
2023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8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41.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867元。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千米,南北宽530千米,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有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陇南山地
陇南山地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
陇东、中黄土高原
陇东、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历史上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尤其是定西中部地区成了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陇东、中黄土高原蕴含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
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千米,宽由几千米到几百千米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1000多千米,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甘肃省最高点为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27米。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这块东西长1000多千米,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151]
气候特征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